阅读理解(2022年江西省

材料一:

手拿金箍棒、身着宇航服,乐高“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这款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呈现出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

据了解,丹麦乐高集团已连续四年在进博会首发中国文化新品,此次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品发布。与“悟空小侠”太空探索套装一同首发的,还有乐高新春六习俗套装和乐高冰上新春套装等几款致敬中国文化的新品。集团希望拥有浓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传统经典故事,通过乐高积木演绎,传递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

作为童话王国丹麦诞生的品牌,从美人鱼到马里奥,乐高曾演绎过无数各地儿童喜爱的人气角色。不过,以中国经典名著为灵感设计玩具,“悟空小侠”还是头一个。乐高集团高级设计师温笑东反馈:“海外消费者已经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看《西游记》的书了。”

(摘编自黄启哲《乐高爱上〈西游记>,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

两幅会徽均包括奥运标志、运动项目及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互为补充、寓意深远。“冬”和“飞”的上半部分刚劲曲折,惟妙惟肖地呈现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会徽下半部分相对柔美圆润,既有赛场、跳台、滑道的轮廓,又似重峦叠嶂、绵延起伏。在绚烂的“冬”“飞”与抽象的奥运标识、残奥标识的映衬下,黑色的“BEIJING2022”印鉴如同“一锤定音”,表达了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

“冬梦”“飞跃”会徽堪称多种文化元素合璧的典范——行云流水的书法字体、苍劲朴拙的中国剪纸与现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互为肌理,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践行了奥运会倡导的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摘编自郑梦娟《冬奥会里的中文创意》)

材料三:

近日,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主题为“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品茶活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总裁洪博、世界粮食计划署助理执行干事克拉默特、意大利副外长塞雷尼、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以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等出席活动。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弘扬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天的活动现场准备了龙井绿茶、英德红茶、云南普洱茶等。碧草蓝天的映衬下,茶艺师温茶、冲泡、分茶、敬茶,每款茶都别具特色,茶汤茶色各有不同。嘉宾们品味、分享茶文化魅力、并就各国特色茶种和国际茶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活动现场还穿插了古筝、舞蹈等表演。袅袅音乐间,交流互动,意蕴深远。

“千百年来,茶从中国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意义重大。”广德福在致辞中表示,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24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述材料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不同形式走向世界的事实。

B. 材料一主要写“悟空小侠”系列又展开太空探索之旅,以《西游记》为灵感的玩具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首发。这是乐高集团第一次发布中国文化新品,将中国经典故事通过积木演绎,传递给全球的消费者。

C. 材料二主要写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如虎添翼”,践行了奥运共筑梦想超越自身、激励世界的精神。

D. 材料三报道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处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共同举办的“茶和世界,共品共享”品茶活动盛况,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2). 从三则材料中,你得出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

答案解析

(1). B(2). 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和产品,激起海外消费者的浓厚兴趣。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因汉字元素而充满动感、力度和人文关怀。中国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在世界得到弘扬,对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1).B.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的“据了解,丹麦乐高集团已连续四年在进博会首发中国文化新品,此次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品发布”,可知本项中“这是乐高集团第一次发布中国文化新品”说法错误。故选B。(2).结合材料一第①段中“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第③段中的“海外消费者已经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可概括为:海外玩具巨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行进式挖掘和讲述中国故事的创新理念和产品,激起海外消费...

查看完整答案

讨论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唐雪健①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对诱惑,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②该放弃的时候放弃,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应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伟大事业之中去,让生命焕发多姿多彩的绚丽。③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容易浑浑噩噩,目光短浅,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看不到远处的风景。居里夫人的会客厅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旧椅子。她说:“我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为了搞好科学研究,她放弃了许多交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她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图享受,不追求生活的安逸,这种放弃为人生做了精彩的诠释。④1955年,许光达在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阶衔的消息时,感到十分不安。他给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降衔申请》,说:“高兴之余,惶惶难安。我扪心自问,论德、才、资、功,我佩带四星,心安神静吗?此次,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功绩授勋。回顾自身历史,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相比,就是与一些资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申请:授予我上将军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作为平凡的人,我们敬仰这种大舍得、大境界的人。⑤能放弃的时候舍得放弃,实在是一种人生智慧。把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顺其自然,就不会将有限的生命搅到无限的名利场中,就会表现出宽阔的胸怀和高尚的风格,自觉用有限的生涯追求无涯的知识,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创造财富。做到在人生追求上,有正确的信念;在神圣的职责面前,有无私的忠诚;在人民群众的疾苦面前,有博大的爱心。⑥舍得放弃还是一种自守。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倘若让自己跟着诱惑走,被身外之物所束缚,就很少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和多彩。放弃不是不讲物质利益,而是保持淡泊、旷达的心境,把名利看淡一些,用更多的时间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专注于我们的精神生活。这种豁达的放弃,就是一种人生的自守。⑦《易经》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安其心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宇宙之大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以宇宙为空间,在自己的支点上站得住。放弃是一种自守,就要以宁静的心态面对纷呈的生活,以平常的心态对待不平常的事情,以安静的心态对待嘈杂的外界。⑧错过了花,你将收获果实;错过了太阳,你会看到璀璨的星光。追求与放弃都是正常的生活态度,有所追求就应有所放弃。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开拓进取、成就事业,但更要懂得正确和必要的放弃——这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智慧。(有删改)(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得放弃是一种境界。B. 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能做到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而弃之,是一种人生智慧。C. 放弃就是完全不讲物质利益,保持淡泊、达的心境,专注于精神生活。D. 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2). 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 甘祖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职务,带领全家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沿背村务农。此后,甘将军带领乡亲们修建了3座水库,25公里长 水渠,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B. 近年来,一些网络低俗用语蔓延到学生的日常交流用语甚至写作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某同学为了守护汉语的纯洁,在日常交往和写作中有意识地放弃低俗网络用语,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得到了许多同学的认同。C. 钱学森中学毕业考入交通大学,学铁道机械工程专业。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袭上海,动用空军狂轰滥炸,中国守军遭受巨大伤亡。钱学森认为现在学铁道机械工程对国家用处不大,铁路刚刚修好,日本飞机一炸就不能用了。为此,钱学森改学航空工程。D. 某校为落实“双减”政策,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了文学社、美术社、器乐社等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某同学放弃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把时间都用于考试科目的学习。

延安交响刘成章①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②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③虽然我老了,臃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眩神迷。④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⑤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擎天矗立,蓊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实在想象不到它们居然可以长到那么高!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瞻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踵,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以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瘪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一丝丝轻灵的细雨,说来就来了,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低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绿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⑥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清凉山最高。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5平方公里的辽阔,40余万的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韵,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举起来了,在半空里,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⑦犹记得,古延安沟空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飞冲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⑧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壑,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和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⑨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窑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隧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朝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⑩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寓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温馨而浪漫的小街,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攫[注]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⑪此次回延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⑫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⑬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塞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一句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又面生。”⑭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载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弦,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有删改)[注]攫(jué):抓。(1). 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 】A. 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但我攫住的是迷失B. 我回到阔别多年的延安C. 从贺老的诗句中我领悟了D. 延安变得令我目眩神迷(2). 在下列方框内填写文字,概括延安新貌。______——______—— 楼丛林立人民幸福 ——______(3). 面对变化巨大的延安,作者借用贺敬之写过的唱词表达感触。下列对其中“又面熟,又面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熟的是信天游、革命旧址、宝塔山、延河水依旧,面生的是今日延安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B. 面熟的是当年的气息还在弥漫,面生的是眼前的景象变化太大。C. 面熟的是人们对延安情感依旧,面生的是这种情感未能融入新的时代。D. 面熟的是延安精神一直都在,面生的是今日延安精神如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4).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段。

中秋佳节,远方的朋友借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来美好祝愿。

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莺歌燕舞,你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因被他人误解而生气时,《〈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以宽慰他。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而于道有进。”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者十四年。泊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述隐然,至今犹存。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高适五十始为诗,为少陵⑤所推。老苏⑥三十始读书,为欧公⑦所许。功深力到,无早晚也。圣贤之学亦然,东坡诗云:“贫家净扫地,贫女巧梳头。下士晚闻道,聊以拙自修。”朱文公⑧每借此句作话头,接引穷乡晚学士。(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注]①胡澹庵:人名。后文杨龟山、张无垢均为人名。②昧爽:天将亮未亮时。③泊(jì):及。④趺(fū):同“附”,足背。这里指脚。⑤少陵:即杜甫。⑥老苏:指苏洵。⑦欧公:指欧阳修。⑧朱文公:即朱熹。(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执 ________②是 ________③之 ________(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②老苏三十始读书,为欧公所许。(3).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

江山秋色图①胡行简连山缥缈树槎牙②,江上西风雁影斜。万迭③秋光无限好,画围偏在野人④家。[注]①此诗为画作《江山秋色图》上的题诗。②槎(chá)牙:形容树木错杂不齐貌。③万迭:万重。④野人:山野之人。(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句通过山、树、江、风、雁等意象,营造了秋的意境。B.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山秋色图,与题目照应。C. 本诗写景从视觉感受出发,写出了多种景物的形态。D. 本诗是一首题画七绝,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2). 结合本诗三、四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喜爱画作《江山秋色图》的原因。

临近体育考试,甲同学猛增了训练强度,乙同学劝他:“小心意外!”甲同学不以为意,说:“哪来那么多意外?”下列用于乙同学应对的话语,最得体的是【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包括诗词、书法、绘画在内的传统文艺,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②身为一名建筑师,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③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④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笔下的诗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千百年来,虎形象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国人的民俗文化中,又从多方面滋养着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品格,逐渐形成一种虎文化,焕发出一股英雄气。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长期以来,虎一直象征着一种力量和气①(pò),也一直为②的民俗文化故事与传说所咏叹,受到芸芸众生的敬畏。(1). 文中加点字“滋”的读音正确的是【 】A. chī B. zhī C. cī D. zī(2). 在文中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 迫 B. 魄 C. 魂 D. 泊(3). 在文中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 浩如烟海 B. 花团锦簇 C. 高谈阔论 D. 富丽堂皇(4).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为虎是勇敢和活力。B. 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看,虎是勇敢和活力。C.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是勇敢和活力的象征。D.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虎意味着勇敢和活力的象征。

材料一(取材于2021年5月20日《新华每日电识》,图片中的文章内容无需阅读)材料二: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请为文脉留一音新华社记者李亚彪、陈诺六(liù)安”还是……近日新发疫情使得安徽六安……城市名的读音也……名字,是一种文化。六安历史悠久……都读“lù”,这是当地文化传承中最珍贵的一抹乡音。安徽省政府……也曾表示……应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争议由来已久。的确……词典,“lù”的读音不见踪影。有专家认为这顺应了……但词典里不存在,并不意味着……从铅山中的“铅(yán)”……丽水中的“丽(lí)”,为一地留一音,并不鲜见。……少了一个读音,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文化基因的承袭……材料三:读懂“宇宙中心曹县”热梗背后的期待本报评论员 刘晶瑶“宁要曾县一张床,不要北京一套房”“宇宙中心曾县”……最近几天,曹县梗“火”了。起因是,短视频平台上,一位博主用山东方言口音喊出“山东菏泽曹县666 我们勒宝贝”的口号,引发众多网友模仿或调侃,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了5亿。一夜之间,看似平平无奇的鲁西南小县,被网络热梗彻底带火出圈。对此,曹县县长也在近日公开回应“曹县走红”,“家乡的变化确实大,甚至有点让大家不敢相信。不论是正面还是调侃,都欢迎广大网友到曹县走一走,看一看真实的曹县。”深挖曹县家底,才发现意外走红并不全是网络狂欢。所谓“宇宙中心说”,当然只是网友调侃,但就县城经济发展而言,当地实力的确不俗。资料显示,曹县是山东劳动力资源第一大县,在过去,农民主要依赖外出打工作为收入来源。曹县大集镇的孙庄村,一度曾被称为“三多村”:光棍多、老人多、留守儿童多。变化发生在2009年,曹县发展搭上了电商经济崛起的快车。现在,曹县拥有山东省内最大的淘宝村。曾经的贫困县,现在是“青年多、企业多、收入多”的富裕县。村民依靠双手,拼出一条创业致富路,用实力让家乡惊艳了世人。网络狂欢终有停歇时。曹县爆火,比起段子热粳,更应读懂背后的民意期待。家乡,在每个人眼中都是“我们物宝贝”实现乡村派兴,让人们提起家乡都能一脸“傲娇”,必须找准特色发展之路,紧扣时代经济脉搏。把发展作为主旋律,才能实力逆袭,让小县也拥有火上热搜的硬实力。县域经济,处于创新发展的末梢神经,打通¨毛细血管”,才能释放更多经济活力。近年来,借助网络走红的县也不少,比起“一夜热搜”,更该思考怎样脚踏实地,如何将路走得更长远,为当地百姓更多谋福利,吸引人才回流,建设更美家乡。有种说法是,中因还有多少“宇宙中心曹县”等着我们去发现?这个问题,不妨换个说法中国还有很多“曹县”等着我们去打造。1.根据材料一判断下面哪篇文章不适合编入这个版面,简述理由。(3分)A.美国何时才能学会负责?B.让“空巢青年”不空心C.别让短视频成虚假广告“风口”D.坐轮椅登顶1600米高山?全程无障碍景区来了2.材料二是小文浏览《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请为文脉留一音》时关注到的词句,请你据此完成对这篇文章的梳理。(5分)对于“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的争议,新华社记者的观点是(1)____,历史的依据是(2)____,现实的依据是(3)____。反对者的主要依据是(4)____,对此作者的反驳依据是(5)____。3.同学们要向这个版面投稿,如何提高稿件的录用率?请你以材料三为例整理一份“投稿指南”(逐条列出稿件特点)。(8分)“新华观点”版面投稿指南这个版面的稿件具备以下特点:1,……,如……

仓鼠爱德华的日记1990—1990(节选)[英]米里亚姆•伊利亚 以斯拉•伊利亚4月30日,星期三今天是我的纪念日。可没人注意到这一点。六个月了。六个月前的今天,他们把我从“自命不凡宠物店”“买”回家。5月3日,星期二我决定永远不碰跑轮。5月4日,星期日我决定还是玩跑轮吧,但只在晚上玩,晚上他们都睡了。我在笼子里,抓呀,挠呀,刨呀,总之要弄出声音烦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可不玩那些小把戏,要是我做点儿什么,那都是为我自己,绝非为他们。那个小个子今天来过,她想要把我抓起来,我跑开了,藏在干草后面。她随即收手了。5月5日,星期一为什么存在?5月7日,星期三他们俩今天都来了,把我从笼子里拽出来,放进一个用书本和手纸搭建起来的近似于迷宫的东西里面。一座没有出口的迷宫。他们把这当作游戏,玩得不亦乐乎。看着我在死胡同里转来转去,他们笑呀叫呀。但我知道,这不是游戏。他们试图击溃我的意志,压迫我、折磨我。他们可以拿走我的鼠身自由,但他们永远无法夺走我的灵魂。我叫爱德华,我是一只仓鼠。5月10日,星期六在这里,我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我没有理由不开心。5月14日,星期三对于跑轮的评价:它在转动。它漫无目的。它吱吱作响。我不该再玩跑轮了。5月16日,星期五玩跑轮。吃谷粒。喝水。5月17日,星期六今天我先喝了一些水,又吃了一些谷粒。6月1日,星期日跑轮谷粒水跑轮谷粒水就没点儿别的了吗?我要借此机会表明自己的立场,为自己以及为所有受压迫者们争取权利;杀一杀那些冷酷无情的统治者们的嚣张气焰。我打算从现在开始绝食,不吃不喝直到自由……或者说直到死。下午2:33绝食两分钟了。我意志坚定。下午2:36绝食五分钟了。我开始感到虚弱。下午2:41谷粒。它们在嘲笑我。下午2:45我的体重减轻了一克。没准儿更多。下午2:47今天的牺牲已经足够大了,就到此为止吧。一只死仓鼠对于抵抗运动来说有什么用?所以我吃了五十颗谷粒,喝饱水。下午2:48中毒了!中毒了!死亡之神就那么瞪着我。下午4:00从轻度消化不良中恢复过来。真是漫长的一天啊。……11月6日,星期四我多日的祈祷终于有了回应:笼子的门开了。今夜,我将踏上一段完全未知的旅途。(节选自《仓鼠爱德华的日记1990——1990》王思楠译)1.选文的故事情节有因果联系。阅读选文,完成填空。2.在“6月1日,星期日”的日记中,“跑轮 谷粒 水 跑轮 谷粒 水”的文字编排很有特色,这样设计有哪些用意?3.作者以仓鼠爱德华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4.从“11月6日,星期四”的日记来看,仓鼠爱德华终于走出笼门,走向新的旅途。爱德华还会返回笼子吗?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进行推测,并说明理山(至少三点)。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采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集、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后面的小题。(材料一)拟订提纲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提问技巧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材料二)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采访目的: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采访方式:访谈、录像拍摄采访问题: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材料三)国际空间站旅行 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亚轨道旅行 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域,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材料四)“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1.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2.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3.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材料一:5月1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宁吉喆表示。(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2日)材料二:(摘编自《环球日报》2021年5月18日)材料三:放眼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是各国发展时普遍都会遭遇的挑战,而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其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后回落。从传统的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人口的减少几乎可以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画等号。但新的情况不太一样。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曾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类似问题,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即使劳动力人口没有明显变化,只要平均每位劳动者所能制造出来的商品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也能保持增长。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提醒,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有8.8亿人,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尤其是劳动人口素质显著提高。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23.61%,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宁吉喆也提到,全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5月12日)1.根据材料,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以上。B.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新情况来看,劳动人口的减少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并不能完全画等号。C.中国人口问题引起世界关注,日本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相似问题,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增加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D.面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2.仔细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读出哪些信息?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了为期约3个月的环绕探测,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环绕、着陆、巡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5月16日,有删改)材料二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火星,是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的一颗行星。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首次开展火星探测开始,截至目前,人类已进行47次火星探测活动。目前实施的47次火星探测任务中,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而火星的22次着陆只有10次取得成功,现在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了火星软着陆技术。登陆是火星探测最关键的环节,主要面临三大难点:首先是火星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着陆的不确定性。其次,着陆过程较为复杂,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动作,不容半分差错。第三,距离遥远,只能靠着陆巡视器全程自主控制。登陆过程历时约9分钟。9分钟内,着陆巡视器要完成10多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要一气呵成,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惊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继承了嫦娥三号、四号、五号成熟的悬停、避障技术,以确保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采用了配平翼的弹道——升力式进入方案,以降低火星大气参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提高适应能力。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通过这次任务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16日,有删改)1.对材料二中天问一号降落过程示意图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天问一号的降落过程,大致分为气动减速段、伞系减速段和动力减速段,探测器要完成环环相扣的一系列动作。B.天问一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展开配平翼,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减速完成后下降速度减掉了90%左右。C.在伞系减速段,天问一号需要依次完成超音速开伞、抛背罩和伞、抛防热大底等动作,将下降速度降至100米/秒。D.在动力减速段,探测器启动反推发动机减速,直到距火星地表100米处悬停成像,完成精确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2.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是一则消息,报道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预选着陆区的情况。“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是电头,交代了发电单位、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B.从成功发射到被火星捕获,再到开展环绕探测,最后成功着陆,天问一号经历了9个多月的飞行。它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C.火星是目前人类行星探测的重点目标,但由于火星环境的不确知性、着陆过程较为复杂、只能靠着陆器全程自主控制等困难,我国火星登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D.天问一号是我国行星探测的起点,它的成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通过一次发射实现对火星的“绕、着、巡”三大任务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3.简要说说材料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4分)

材料一:破窗效应心理学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往往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自然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而一旦地上开始有垃圾出现,就会毫无愧疚地跟随。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材料二: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取决于三个因素。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材料三:罗森塔尔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逐渐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并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1.下列关于材料一、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生活现象中,只要是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的地方,人们就会很自觉地不扔垃圾。B.“破窗效应”警示:情况一旦坏到一定程度,人们往往会放弃努力、任其变糟糕。C.在心理上,一件事被人们认为不值得做,实际上反而会让人更轻松愉快地完成。D.“不值得定律”启示: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处境中变换工作,体现不一样的价值观。2.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运用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才会让老师越来越喜欢你。B.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和中国古代“严师出高徒”是一个道理。C.教师对学生持续地激励,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自信进而打开进步空间。D.“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杜绝对学生的批评行为。3.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分)A.“破窗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生活现象。B.自己都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其实就根本没有必要把它做好。C.“权威性谎言”实验效果证明,孩子们具有“优异发展可能”。D.孩子们也应该自我激励,尽量克服对于成长环境的过度依赖。

材料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地面站,以及星间链路运行管理设施;用户段包括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以及终端设备、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等。北斗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时,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米;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材料二:北斗卫星信息一览表材料三:每颗卫星根据各自运行轨道特点和承载功能,既各司其职,又优势互补,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MEO卫星全球运行,支撑实现了全球覆盖和全球服务;GEO卫星和IGSO卫星组成的区域星座,既实现了对亚太区域良好的几何构型,也可在重点区域、遮挡区城等获得更好的星座性能,增强北斗在重点服务区的导航性能。除基本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GEO卫是和MEO卫星还承载什么?GEO卫星还承载区域短报文通信、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等服务功能;MEO卫星还承载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服务功能。北斗多样化服务,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独占螯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圆满完成,三种不同轨道高度的北斗卫星各放异彩、各显神通,基于各自的小功用,实现北斗的大功用,助力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摘编自《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B.GEO卫星、IGSO卫星和MEO卫星,分别被亲呢地称作“吉星”“爱星”和“萌星”。C.轨道高度最高的是GEO卫星和IGSO卫星,达3.6万公里;其次是MEO卫星,达2万公里。D.始终定点凝望、抗遮挡能力强、环绕全球运行分别是GEO卫星、IGSO卫星和MEO卫星的个性特点。(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加点的词“系统”“倾斜”“优”分别为贬义词、中性词和褒义词。B.材料三中画线的句子“GEO卫星和MEO卫星还承载什么”“北斗多样化服务,在国际卫星导航领域独占鳌头”分别是感叹句和陈述句。C.材料一中介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主要运用作诠释、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D.材料三中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每颗卫星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为全球用户服务。(3)结合材料三,谈谈自己应如何像北斗卫星那样,将小我融入大我,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材料一】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材料二】桂林山水,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那么,独具特色的桂林山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数亿年以前,广西与云贵地区是连成一片的汪洋大海,海底有大量含石灰质的沉积物,经过久远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厚度达3000多米的石灰岩,之后又由于地壳的运动,海底上升成为陆地,因此桂林的山大多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中含有碳酸钙,遇水很容易被溶解,而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又有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发育广泛的特点,导致这里的岩石具有更好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因此桂林的山只要出现一点点缝隙,无孔不入的水就能溶蚀出一条条通道来,并使山体的裂缝不断扩大。如果石灰岩的裂缝是直立的,水就沿着裂缝向下溶蚀。最初扩大成漏斗状的凹坑,然后扩展成碟状洼地;再继续扩展,洼地相通了,剩下没有被溶蚀的岩石,就成为孤峰残柱。而如果水继续沿着岩石裂维不断溶蚀岩层,又会形成复杂的地下溶洞。有的河流遇到地下洞穴,就会在地面上突然消失,转为地下暗河。同时,环绕着桂林的漓江水系,其水流也如刻刀般雕蚀着深厚的石灰岩,溶蚀了盆地中一个个山峰的坡角,使其坡面不断崩塌平行后退,将其塑造成一座座分离的山峰,形成峰林平原。山与水的组合,也就形成了以典型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分布广、厚度大、质地较纯的石灰岩,是桂林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而丰富的降水和流经的水系,是桂林奇峰异洞的主要雕塑者。它们共同完成了桂林山水的打造工程。【材料三】“当阿拉斯加天寒地冻,桂林却鸟语花香。”2021年3月23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在中国微博上这样对比中俄外长在广西桂林举行的会谈与此前中美高层对话的不同氛围。桂林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张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好的亮丽“名片”。3月22日至23日,中俄两国外长在广西桂林举行了愉快的会谈后,王毅这样形容中俄关系:“桂林山水甲天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样甲天下。”在这个世界局势敏感微妙的特殊时期,“桂林”被中外众多媒体推到舆论的中心,而“桂林”两个字向世界传递的是中俄两国“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等理念。桂林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人们说起桂林,脑海中浮现的是秀美的自然山水,以及人与自然融合的画面。春天的桂林,绿树繁花,处处生机勃勃,是一个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对于俄罗斯驻华大使推荐桂林作为此次中俄外长会谈地的作法,王毅认为“是非常明智的,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俄罗斯正是中国的“贵邻”。在桂林的时间虽短,但拉夫罗夫外长感受到的是桂林城市的美丽,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俄罗斯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记录了拉夫罗夫访华的片段。在视频中,拉夫罗夫站在游船上游览漓江,他不断向其他游船上的中国民众挥手致意,身体语言传递出轻松与愉悦,仿佛到老友家做客一般。这次访华之行,他对桂林印象深刻,评价很高。他说“桂林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他感谢“亲爱的朋友”邀请他访问桂林。(来源《桂林日报》记者王光星 刘倩,有删改)1.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喀斯特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称它为岩溶地貌。B.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类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C.桂林山水,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D.桂林山水形成的唯一原因是桂林具有分布广、厚度大、质地较纯的石灰岩。2.给【材料三】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桂林成为中国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好的“名片”B.世界局势处于敏感微妙的特殊时期C.俄罗斯是中国的“贵邻”D.拉夫罗夫外长游览漓江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下定义)B.环绕着桂林的漓江水系,其水流也如刻刀般雕蚀着深厚的石灰岩。(作比较)C.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打比方)D.海底有大量含石灰质的沉积物,经过久远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厚度达3000多米的石灰岩。(列数字)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删去后,对原意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B.因此桂林的山大多以石灰岩为主。C.而“桂林”两个字向世界传递的是中俄两国“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等理念。D.他说“桂林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他感谢“亲爱的朋友”邀请他访问桂林。5.为宣传魅力桂林,旅行社拟写了几则宣传语,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一城山水经典,千年诗画桂林。B.山水桂林,旅游天堂。C.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D.永恒的山水,世界的桂林。

【材料一】2021年高考命题主要有哪些思路和原则?在立德树人全面融入上下功夫。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出,2021年全国高考命题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考查的广度,强化对学生在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力度。同时,把握百年党史与试题素材的融合度,用好党史“教科书”,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在深化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和引导上下功夫。今年的高考命题持续在深化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和引导上下功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发挥学科特色形成合力,既突出以德引领、以智为基的考查重心,又体现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强有力的呼应、引导作用。在加强考教衔接上下功夫。高考命题进一步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基础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运用,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教材;进一步加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考查,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优化试卷结构、丰富呈现方式、改变设问角度,创新考查方式方法,引导中学教与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在深化关键能力考查上下功夫。高考命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关键能力考查,有效鉴别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发展潜能。命题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拓宽试题材料的来源,注重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增强情境的时代性,强化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提升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摘编自《2021年高考命题主要有哪些思路和原则》【材料二】 全国及贵州历年高考人数统计表【材料三】高考期间的一些注意事项【材料四】为了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科学地培养人才,国家对高考制度做出了综合改革。自2021年起,8个省份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2021年高考命题,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从四个方面下了功夫。B.材料二显示从2017年以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逐年递增,贵州省报名人数也在逐年递增。C.材料三图二的内容从三个方面提醒考生:考前不要和同学老师交谈、考前不要心急火燎乱翻书、考完以后不要对答案。D.材料四指出在新高考考试科目设置“3+1+2”组合方式里,再选科目有4门,考生选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2. 请阅读材料三的图一,图一提醒考生高考期间要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和娱乐活动,但尽量不要做哪些事?(3分)3. 请阅读材料四的文字,补充下列表格的空缺内容。(3分)4. 同学们即将升入高中,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请阅读材料一,谈谈这段材料给你将来的高中学习带来哪些启发?(3分)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①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以设问开头,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③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可以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共鸣。)④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承接上文,引出“责任完了”是人生第一乐事。)⑤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引用孟子、曾子的话,______________)⑥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对于责任,“解除”或“卸却”,结果迥乎不同。)[乙]给母亲的一封信袁隆平亲爱的妈妈: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还记得吗?1953年,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组织者,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也好。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噼啪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儿:平(原文有删改)[链接材料]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袁隆平向记者表示:“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还得继续干活、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搞科研的人要有使命惑,有胸襟。”②袁隆平多次谈及他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这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1.甲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起到的作用。(4分)2.甲文阐述的观点是什么?(3分)3.乙文尾段极富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想象中的美好画面:祖孙牵手的背影、噼啪作响的稻谷,橙黄的稻田……请你说说其中蕴含了袁隆平怎样的情感。(3分)4.“君子有终身之忧”,越是心怀天下,肩上的责任就越重,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读完甲乙两文及链接材料,你认为袁隆平的责任和快乐是什么?(4分)

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谁可而之/或异二者之B.解孤非之仇邪/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无尉/去怀乡D.孔子之曰/不求达于诸侯(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怯懦安宁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使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⑧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情节 主要事件开端(北京) 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发展(“话吧”) ①高潮(礼堂) ②(2)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①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②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4)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潭中鱼百许头②以其境过③不可久(2)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岀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遂与大夫十日/陈太丘与友行B.原三日即矣/令初,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矣/一食或粟一石D.可无乎/男有分,女有(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集中营的课堂程刚①纳粹德国攻占波兰,控制着华沙。沙宁是刚来的老师,正给孩子们上课,几个纳粹兵来到学校,大声地对她说:“沙宁,跟我们走一趟吧,你还要藏到什么时候?”说完,他们便涌上来,将沙宁摁到了车上。②孩子们都吓哭了,只有谢达快速跑回家,告诉爸爸赛夫,沙宁老师被抓走了。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③第二天早上,谢达悄悄地来到集中营门口,他不知从哪里找到了一枚手雷,然后大叫着冲向纳粹看守,他很快被制服,投进了集中营。谢达很坚强,始终咬定手雷是捡来的,纳粹只好把他关起来。看守每天鞭打他,让他干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可他似乎能承受一切,他只想知道,沙宁老师是否还在这里,是否还活着。④这天早上,谢达被惊醒,几个纳粹将一个全身血肉模糊的女人扔了进来,谢达一看,这不是沙宁老师吗?他突然一阵狂喜,和几位妇女一起把沙宁老师扶到板子上,沙宁伤得太重,一直在昏迷。纳粹没有从沙宁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消息,还不想让她死,便给她医治沙宁醒后,第一眼便看见了谢达。她有些激动,想问谢达怎么进来的。可她极度虚弱说不出话,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⑤沙宁成了集中营里的老师。纳粹严密监视着她的动向,希望能从沙宁的讲课中找到破绽。另外,这十几个孩子让他们伤透了脑筋。沙宁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却很安静。为了让他们安静些,纳粹还假装慈悲地给孩子们买了画笔。沙宁对谢达非常好,除了给他上课,有时还教他画画......⑥这一天,几名想逃跑的战俘又被他们抓回来折磨而死,然后再被吊起来,暴露在阳光下…一直以来,纳粹就是这样没有人性,凡是想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并吊在营门外。每每看到这种场景,谢达心中充满了仇恨。⑦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被纳粹哨兵发现,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天中午,赛夫打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⑧四天后,盟军报纸大幅报道了赛夫送出情报,纳粹在波兰的毒气弹据点纷纷被摧毁消息。如果再晚几天,这些毒气弹就会被运往前线,将会有成千上万盟军士兵中毒而亡。半个月后,沙宁被解救出来,她和赛夫都成了大英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也被披露出来。⑨原来,沙宁掌握毒气弹据点的情报后,来到华沙想与赛大接头,因泄密她被捕了。焦急的赛夫本想自己进集中营和沙宁接头,可他是地下组织的负责人,不能离开。便想出了让谢达攻击哨兵而进入集中营与沙宁接头的办法。沙宁的情报图一直记在脑海里,她便偷偷地教谢达画画,不久,谢达便能把地图完整地画出来。该怎样把情报送出呢?就在这时,谢达见到逃跑的人都会被处死吊在营门外,于是,他便想到了这个慷慨赴死的办法,悄悄地把地图画在了衣服里面…他知道,爸爸肯定会想办法把他抱回家,肯定会给他换套新衣服再埋葬,肯定会发现画在衣服里面的地图…...⑩谢达消逝在天堂里,但他用稚嫩的肩膀扛出的惊天壮举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那个集中营的课堂里,上的是这世界上最感人的一课。(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有删改)(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谢达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学校 开端 看见沙宁老师被捕集中营门口 发展集中营门口 高潮(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①赛夫听到这个消息,不禁一惊,焦急地在屋里来回走着......②聪明的谢达急忙小声地对沙宁说:“沙宁老师,我来上课。”沙宁一怔......(4)“集中营的课堂”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渔人甚之 __________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____③欣然往 __________(2)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

亨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手不释/即诗四句B.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神人C.必无所疑乃/惧其不也D.辄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有江东(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李道季①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②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000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③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④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⑤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⑥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⑦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13日;有删改)链接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1.8个微塑料粒,每公斤食盐中含有1--10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选自《南方日报》2018年5月17日;有删改)(1)下列对“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2)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B.选文第2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形势严峻。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课题。(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1500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片等物。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岂不大丈夫哉/臣知不如徐公美B.不得/寻向所C.此之大丈夫/予菊,花之隐逸者也D.威武不能/猥自枉(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3)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不循法度,祯每进谏。明曰:“寡人天子之弟,岂失于为王哉!”祯曰:“恩宠不可恃。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准南之事乎?”明不悦。明左右有侵暴下人者,祯捕而杖杀之。明后果坐法,迁于黔中,谓人曰:“吾愧不用孔长史言,以及于此!”(选自《旧唐书·文苑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法度(遵照)B.恩宠不可(倚仗)C.祯捕而杀之(用杖刑)D.以于此(比得上)(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大 王 不 奉 行 国 命 恐 今 之 荣 位 非 大 王 所 保 独 不 见 准 南 之 事 乎(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孔祯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