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2021年广西桂林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出名) B. 是陋室(这)

C.可爱者甚(多) D.陶后有闻(新鲜)

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温故而知新

C.濯清涟而不妖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南阳/诸葛庐 B.往来无白/丁

C.中通/外直 D.不蔓/不枝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云:何陋之有?

5.请根据【甲】【乙】两文填写表格。

答案解析

1.D 2.B 3.B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5.①陋室;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1.D有误,鲜:少。2.A句意为: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而:连词,表示转折。B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就能获得新的理解和感受;而:连词,表示承接。C句意为: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而:连词,表示转折。D句意为: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

查看完整答案

讨论

鸭司令沈轶伦①她站在山坡上,像一棵即将开花的小树。花苞已经密密地从枝丫里爆出来,但那些花瓣还蜷缩在深色的萼片里。那些艳丽夺目的,即将展开,犹未展开。一眼望去,不见华美,只觉得是青春,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活力。②她就这样站在山坡上,手持一根竹竿,召唤她的鸭子。③鸭群如白色的云絮,沿着水流漂来。她驱赶着它们,把它们赶去固定的位置。春天的下午,临海的上海郊区奉贤。在柘林胡桥的这一湾水域,鸭群的聒噪之声,远远而来,又渐渐隐去。天高云淡,举目四望,不见高楼,不闻尘嚣,一切都是葱葱翠翠的。④那年小钱21岁,从金融学院广告专业毕业。像所有的应届毕业生一样,她面临着对未来的抉择。当别的童年伙伴到处应聘,希望跳出农门时,她却决定做一件事——致力于打造“鸭蛋品牌”。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回到故乡,建起自己的鸭场,统领起7000多只“鸭兵鸭将”。⑤她说,是为父母亲。⑥过去妈妈身体不好,时常生病;爸爸独自养虾辛苦,风湿严重。大二那年,在陪伴母亲住院时,她看到电视台的农业频道介绍养鸭经。长久以来的心绪被忽然间点亮,她决定回家开鸭场,要养出与众不同的鸭蛋。⑦母亲是支持的,父亲却气得几天没有说话——宝贝女儿好不容易去市区读书,好端端的白领丽人不当,却要回来做养殖,爸爸是真舍不得。⑧可小钱坚持了下来。她自己调饲料、赶鸭子、捡鸭蛋……光一个喂料,小钱就动足了脑筋。她把鸭子分出不同的组别,按不同比例调制的饲料进行投喂比对。这份自制“食谱”包括:每日购入的新鲜海鲜、螺蛳,各种谷类及磨碎的虾皮和蚕蛹,每一季还要给鸭子喂一次维生素以提高其免疫力。一天,她正在埋头调饲料,起身时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自己的身后,正一声不响地弯腰捡鸭蛋。⑨从这一天起,不赞成女儿的父亲再也没有离开过女儿的鸭场。晚上他就和工人们睡在鸭场边的宿舍里,白天则包下了所有的喂养工作。父亲的出手相助,让小钱有精力去忙别的事——申请大学生创业基金、设计鸭场的商标、让鸭蛋的销售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小钱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二代,回到家乡,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改变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走一条跟父辈不一样的路。”小钱跟我讲述这一切的时候,她光洁的脸,迎着阳光,扬得高高的。她沉默的父母,依旧沉默地微笑着站在一旁。⑩那天早上,她带我们进鸭场。还未走进鸭棚,我就感受到那7000多只小动物散发出的热烘烘的气息,像潮湿的厚布片一样扑到人的脸上。灯光下,铺满一地的稻草被鸭子们拱成一个个突起的小窝,黄褐色的稻草中散布着一个个光洁的白点。“这是鸭蛋!”小钱低身下,小心翼翼起一枚鸭蛋在掌心,“你瞧,这枚蛋是鸭子下半夜下的,还是温热的呢。”几千只伸长的头颈齐刷刷朝女孩转了过来,在片刻的瞩目之后,它们跟着小钱的指示,摇摆身体,走了出来。⑪小钱在一片稻草中站了起来。那厚重的工作服,也难掩她苗条的身姿。她昂首走在前头,那么信心满满,她指挥着鸭子出门,的确像一个排兵布阵的女将军。带着暖意的风吹过来,让我想起这离杭州湾很近,那是海风的气息。春天已经降临。那些毛茸茸的鸭子,嘎嘎叫着,跟随着女孩,一起走进屋外的春光里。(选自《意林》,有删改)1.小钱养鸭子的原因有哪些?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的加点词语。小钱低身下,小心翼翼起一枚鸭蛋在掌心。3.女儿回乡养鸭子,父亲的态度和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态度:________→默默支持→________情感:________→心疼→________4.文章塑造小钱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现实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一】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材料二】桂林山水,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那么,独具特色的桂林山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数亿年以前,广西与云贵地区是连成一片的汪洋大海,海底有大量含石灰质的沉积物,经过久远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厚度达3000多米的石灰岩,之后又由于地壳的运动,海底上升成为陆地,因此桂林的山大多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中含有碳酸钙,遇水很容易被溶解,而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又有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发育广泛的特点,导致这里的岩石具有更好的可溶性和透水性,因此桂林的山只要出现一点点缝隙,无孔不入的水就能溶蚀出一条条通道来,并使山体的裂缝不断扩大。如果石灰岩的裂缝是直立的,水就沿着裂缝向下溶蚀。最初扩大成漏斗状的凹坑,然后扩展成碟状洼地;再继续扩展,洼地相通了,剩下没有被溶蚀的岩石,就成为孤峰残柱。而如果水继续沿着岩石裂维不断溶蚀岩层,又会形成复杂的地下溶洞。有的河流遇到地下洞穴,就会在地面上突然消失,转为地下暗河。同时,环绕着桂林的漓江水系,其水流也如刻刀般雕蚀着深厚的石灰岩,溶蚀了盆地中一个个山峰的坡角,使其坡面不断崩塌平行后退,将其塑造成一座座分离的山峰,形成峰林平原。山与水的组合,也就形成了以典型喀斯特地貌为特征的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分布广、厚度大、质地较纯的石灰岩,是桂林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物质基础;而丰富的降水和流经的水系,是桂林奇峰异洞的主要雕塑者。它们共同完成了桂林山水的打造工程。【材料三】“当阿拉斯加天寒地冻,桂林却鸟语花香。”2021年3月23日,“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在中国微博上这样对比中俄外长在广西桂林举行的会谈与此前中美高层对话的不同氛围。桂林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更是一张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好的亮丽“名片”。3月22日至23日,中俄两国外长在广西桂林举行了愉快的会谈后,王毅这样形容中俄关系:“桂林山水甲天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样甲天下。”在这个世界局势敏感微妙的特殊时期,“桂林”被中外众多媒体推到舆论的中心,而“桂林”两个字向世界传递的是中俄两国“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等理念。桂林在世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人们说起桂林,脑海中浮现的是秀美的自然山水,以及人与自然融合的画面。春天的桂林,绿树繁花,处处生机勃勃,是一个与“美好”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对于俄罗斯驻华大使推荐桂林作为此次中俄外长会谈地的作法,王毅认为“是非常明智的,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俄罗斯正是中国的“贵邻”。在桂林的时间虽短,但拉夫罗夫外长感受到的是桂林城市的美丽,以及中国人民的热情。俄罗斯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视频,记录了拉夫罗夫访华的片段。在视频中,拉夫罗夫站在游船上游览漓江,他不断向其他游船上的中国民众挥手致意,身体语言传递出轻松与愉悦,仿佛到老友家做客一般。这次访华之行,他对桂林印象深刻,评价很高。他说“桂林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他感谢“亲爱的朋友”邀请他访问桂林。(来源《桂林日报》记者王光星 刘倩,有删改)1.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喀斯特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称它为岩溶地貌。B.喀斯特地貌中的地下类型有溶洞、地下河、暗湖。C.桂林山水,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D.桂林山水形成的唯一原因是桂林具有分布广、厚度大、质地较纯的石灰岩。2.给【材料三】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桂林成为中国向世界传递和平友好的“名片”B.世界局势处于敏感微妙的特殊时期C.俄罗斯是中国的“贵邻”D.拉夫罗夫外长游览漓江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下定义)B.环绕着桂林的漓江水系,其水流也如刻刀般雕蚀着深厚的石灰岩。(作比较)C.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和冲刷而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打比方)D.海底有大量含石灰质的沉积物,经过久远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厚度达3000多米的石灰岩。(列数字)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删去后,对原意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B.因此桂林的山大多以石灰岩为主。C.而“桂林”两个字向世界传递的是中俄两国“和平”“友好”“团结”“合作”等理念。D.他说“桂林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地区之一”,他感谢“亲爱的朋友”邀请他访问桂林。5.为宣传魅力桂林,旅行社拟写了几则宣传语,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一城山水经典,千年诗画桂林。B.山水桂林,旅游天堂。C.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D.永恒的山水,世界的桂林。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印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痕迹”。请以“奋斗的印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 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仿照下面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迈的胸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一网友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所写的对联,但顺序已被打乱,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将它们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四海 种子 香入梦 稻花 重如山 一枚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毒胶囊”有多毒?谢滨欢①自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以来,不少人都开始谈药色变。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等手段清洗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制成毒胶囊,流向药品企业。②那么,这种胶囊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呢?它的毒到底有多毒?③经检测,药品胶囊中的铬含量严重超标。胶囊之所以胶囊中会发生铬超标,是因为黑心企业在制作胶囊时,用工业明胶代替了药用明胶。合格的药用明胶所用的猪皮和牛皮应是未经铬盐鞣制或未经有害金属污染的制革生皮或新鲜皮、冷冻皮。而制革厂的边角料只能用来生产工业明胶。④铬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ⅥB族,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其中三价和六价化合物较常见。三价铬,就是用来鞣制的铬,它是阳离子,带三个正电荷。而六价铬就是如今臭名昭著的“毒素”了。它和氧原子抱着一起形成原子团,以铬酸根的形式存在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有致癌性,急性毒性剂量范围在50-150微克/千克。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的化学物质。各国对皮革中的六价铬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201法令规定,皮革中不得含有六价铬。⑤准确评估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原因有两个,第一,鞣制虽然使用的是三价铬,但是工业用鞣制试剂并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第二,毒性较小,三价铬和毒性剧烈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2010年,河北大学科研人员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15个添加了明胶的食品样品中,有13个超过2毫克/千克的标准,其中10个超过了100毫克/千克。毫无疑问,这些市场上的食品样品中添加的都是工业明胶。⑥了解了工业明胶制作胶囊的危害性后,我们需要理性面对问题,置之不理和谈药色变都是不可取的。⑦网上有传言说,摄入14ppm(ppm即百万分之一)的铬就会造成基因突变,这是对文献的误读。相关文献中所述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不等于突变。另外,该传言也把总铬和六价铬混为一谈了。总之,吃铬超标的胶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像传言中那样发生基因突变。⑧当然,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需要知道如何鉴别毒胶囊。首先,药用明胶和食用明胶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而工业明胶颜色深,厂家会多加着色剂以掩饰杂质,所以颜色越鲜艳的胶囊越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成的;其次,一般工业明胶杂质多,可能含有淀粉等非明胶成分,所以胶囊一捏易碎;再次,用工业明胶做的胶囊质量和工艺相对较差、胶囊口比较松,容易拧开。⑨面对毒胶囊问题,我们无需恐慌,只要理性对待,即可很好地避免再受侵害。(本文有删改)【注】1.鞣(róu)制:用鞣料加工兽皮、制成皮革(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B.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2)阅读选文第⑧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①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②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③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选自苏轼《东坡杂记》)【注释】①武阳君:苏轼的母亲。②鷇kòu:初生的小鸟。③忮zhì:凶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于异类也 ________②人太远 ________(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皆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3)联系上下文,众鸟“皆巢于低枝”的原因是什么?(4)选文最后“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满井游记袁宏道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③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欲出不/之心而寓之酒也B.未百步返/造饮尽,期在必醉C.于冰皮始解/学而习之D.麦田浅鬣寸/遂先帝以驱驰(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天使儿凌鼎年①上天真是不公,娄城大画家商未央的儿子葵葵竟是个低能儿。葵葵16岁,智力最多是小学三年级水平,出门一看到大红大绿的色彩就亢奋,发出让人害怕的怪叫声。②一次,商未央参加市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到皖南山区写生,为期半个月。临走前,他再三叮嘱妻子,别让葵葵到外面乱跑,免得出什么意外。妻子说,放心,这孩子智商是低了些,可从不闯祸。妻子要上班,无法时时陪葵葵,商未央买来不少玩的、吃的,一古脑儿交给葵葵。③商未央走后第三天,妻子来电,说葵葵用颜料在墙上画得一塌糊涂。只要葵葵不吵着到外面去,就让他涂吧,最多浪费点颜料罢了,他无奈地说。④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家里的白墙涂满了颜料,七彩斑斓,色泽耀眼。猛一看,他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是一种气势,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扑面而来、逶迤远去的气势。那色块的突兀,那色彩的流动,让人匪夷所思,耳目一新。细看画面,似乎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画,完全没有具象。商未央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立时有了一种莫名的激动,这难道是葵葵画的?⑤他走进葵葵的房间时,葵葵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画笔,衣服上斑斑点点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快乐。“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里被涂成这样,我真的很抱歉。”妻子歉意地说。“不不,你没错,还得谢谢你呢。你没看出这些画很有灵气、很有个性吗?”商末央的兴奋溢于言表。⑥商未央把这些画仔细研究了一天,最后定名为《无题》,拍了照,寄给报社。记者大感兴趣,据此写了题为《天使儿的处女作》的报道。报道的发表,使娄城的市民都知道了这个“天使儿就是大画家商未央家的低能儿。⑦也许是那《无题》的照片太小,看不出名堂,娄城老百姓议论的很少是画的本身,更多的是商未央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弱智儿子。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这叫平衡,世上的好事哪能全让他占了。⑧这一报道,引起了电视台的兴趣,电视台来了两位记者,原来他们只想拍一两分钟的新闻片,可一见满屋满墙的画,就激动起来了,立刻改变了主意,拍起了专题片,还专门采访了葵葵。葵葵说话颠三倒四,让记者摸不着头脑,但他一拿起画笔,那投入状、兴奋状,很入镜。也是巧,不久就是国际助残日,电视台精心制作的《天使儿的杰作》专题片,不但在娄城电视台播放了,还作为宣传片送到了省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商未央比自己取得了成功还激动,为此,专门给报社写了篇《发现、鼓励、培养》的文章。⑨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诸如这商未央也不知作了什么孽,生了个傻儿子,如今又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真不要脸……,⑩妻子忍不住说:“你为什么不解释呢?葵葵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孩子的父母在车祸中丧生了,你不嫌葵葵是低能儿,收养了他……”⑪商未央止住妻子的话头:“由他们说吧,葵葵就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天使儿……”(选自《短小说》2005年第8期,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介绍葵葵的情况,在行文上制造悬念,为下文写他有突出的绘画天赋,画出令人震撼的作品作铺垫。B.第⑨段写"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真实地刻画了人们的复杂心态,反映出人性中有美善也有丑恶。C.本文通过低能儿葵葵的绘画天赋被发现和宣传报道,在娄城引起轰动的故事,呼吁人们要善于发现、培养低能儿的特殊才能。D.作者在文末才揭示葵葵不是商未央的亲生儿子,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平淡的情节陡然掀起波澜,更能打动读者。(2)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①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②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3)请结合文本,概括商未央的形象特点(4)“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 qián):夹住。③喙(huì):嘴。(1)解释加点的字①赵伐燕②以大众(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且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视之________臣之妻臣________时时而进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②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谁可而之/或异二者之B.解孤非之仇邪/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无尉/去怀乡D.孔子之曰/不求达于诸侯(2)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怯懦安宁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③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⑥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使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⑧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⑨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⑩她与父亲,都是没有勇气的人。(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情节 主要事件开端(北京) 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发展(“话吧”) ①高潮(礼堂) ②(2)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①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她的身体。②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4)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请说说其妙处。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潭中鱼百许头②以其境过③不可久(2)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岀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遂与大夫十日/陈太丘与友行B.原三日即矣/令初,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矣/一食或粟一石D.可无乎/男有分,女有(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渔人甚之 __________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____③欣然往 __________(2)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

亨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手不释/即诗四句B.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神人C.必无所疑乃/惧其不也D.辄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有江东(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呼 老 兵 诣 道 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3)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耕于南阳________②夜忧叹________③则责攸之、祎、允等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节选自《渑水燕谈录》)(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B。常被发铜具/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士大夫然称之/往来忽D。匹夫之勇,不足也/风力虽劲(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登 辅 弼 书 史 策 配 享 宗 庙 为 宋 名 将(3)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送之__________;②礼愈__________;③白玉之环__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王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顗直入不顾。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及出,导犹在门。又呼顗。顗不与言。既出,又上表明导,言甚切至。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昼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节选《晋书》有删改》)①敦:王敦、王导的堂兄。②顗(yǐ):周额,字伯仁。曾投奔王敦,与王导交好。(1)下列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敦之兵也/傅说于版筑之间B.入不顾/截了当C.顗不言/客从外来,坐谈D.南北之/尘莫及(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了断句。既 见 帝 言 导 忠 诚 申 救 甚 至 帝 纳 其 言(3)结合选文,说说王导为什么“悲不自胜”。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为天下(2)楚人之(3)置人所鱼腹中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卒中往往语,截指目陈胜(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3.选段再现了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的英雄壮举,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请比较陈胜和共工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嚶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①猛浪若②蝉则千不穷③鸢飞天者④横上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4)吴均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萌生避世退隐之意:杜甫饱览泰山雄奇秀丽的景色立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誓言。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雍氏①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②。”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③谓楚王曰:‘韩 氏 罢 于 兵 仓 廪 空 无 以 守 城 吾 收 之 以 饥 不 过 一 月 必 拔 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与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节选自《战国策》)【注】①雍氏:韩国邑城。②高都:韩国邑城。③昭应:楚将。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征甲与粟于周 征:索取B.寡人请以国听 听:听从C.此告楚病也 病:患病D.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 益:增加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韩 氏 罢 于 兵 仓 廪 空 无 以 守 城 吾 收 之 以 饥 不 过 一 月 必 拔 之A.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B.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C.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D.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韩雍氏之战期间,韩国向周君提出无理要求,周君为此深感担忧。B.苏代为解除周君的忧虑,亲自前往韩国会见其相国公中,晓以利害。C.苏代告诫公中,楚王开始怀疑昭应的计划,这将会导致雍氏被攻克。D.苏代认为,韩国若采用他的策略,会引起秦周关系的变化,对韩有利。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诚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乃始学 一蹴而 事论事 功成名B.结友而 来无恙 久重逢 依依惜C.无以远 勤劳富 闲情逸 学以用D.意与日 国怀乡 相甚远 粗取精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广泛地阅读,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理解:孙权认为吕蒙阅读面窄,建议他在学习经学之外,还要学点历史。【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兄长怎么这么晚才知道这件事呢!理解:鲁肃很晚才知道吕蒙有管理才干,吕蒙对此感到很失望。【丙】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千,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理解:“才”“学““志”关系紧密,“才”要依靠学习来增长,而学习的效果则与“志”有关。